>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国内农药政府采购 企业何去何从?

近两个月来,16亿元大单、十一个省份、数百个县市集中独立招标的农药政府采购,犹如一道惊雷,炸响了已经连续沉闷低迷了两三年的农化行业。

    政府为什么要实行政府采购?其主要是针对哪些作物的什么品种?各地政府采购的流程有什么差异?今年中标企业有哪些?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参考?政府采购是否会扩大化持续进行?农药企业如何获得政府采购?

    农药政府采购全面展开

    从4月中旬开始,农业部、财政部根据《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稳产增产补助资金实施指导意见》对我国的冬小麦主产区“一喷三防”主要对施用的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给予补助。这是今年国家首次实施“一喷三防”补助政策,第一批采购总额为8亿元,不长时间后,国家旋即追加了8亿元的采购款。中央财政总共安排16亿元资金对主产区3.2亿亩麦田给予补助,每亩补助5元。涉及到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四川、陕西、湖北、山西、甘肃、新疆共11个冬小麦的主产省区。

    “一喷三防”技术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施药可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大麦穗、增加粒重的目的。由于其使用面广、用药期短、作用效果显著,对小麦的稳产高产起到十分关键而又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农业部和财政部,紧急拨款并两次追加扩大补助范围和数量的重要原因。

    政府招标给优势农资生产企业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销售途径。政府补贴采购既有利于优秀企业品牌推广,也在减量用药、避免使用中毒、提高用药安全以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凭借政府的公信力,公开招投标对企业品牌跨区域的培育和传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府采购力度的加大,改变了之前以经销商为尊,墨守成规式的销售模式,但是也忽视了市场该有的秩序,间接垄断了市场,而价格问题又被重新提上日程。经销商面对政府采购,厂家都在竞争投标,竞争压力倍增。实力比较强大的经销商有强大的资金链人脉链,通过直接参与采购配送分得一杯羹。

    机遇来临,农药企业准备不足

    为了保证这次农药政府采购产品保证质量,各地招标对参与竞标企业的资质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并且要求竞标当天必须提供各类证书证明的原件。据笔者采访各地的零售商和农户反映,面对这种首次这种集中突然大范围的政府采购现象,作为习惯了传统销售模式的农药生产企业来说很不适应。大多数农药企业都表现得准备不足。

    一、竞标资料准备不足。最主要是的各地区要求的是各类证件原件,各地竞标标书制作时间来不及。这是今年众多“一喷三防”药剂主流生产企业在各地未能获得订单的主要原因。

    二、人员的准备不足。很多农药生产企业在各个省投入的销售人员是非常有限的,在一个地级市能平均到一个销售人员就已经是非常密集的了。这几个人不可能应付过来全省一百多个县市在短时间内几天的这么多竞标的。作为农药企业来说,若没有充分的准备和提前的预案,应付这么多标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笔者曾在濮阳地区投标现场了解到,江苏某大农药生产企业为了解决自身参与人员不足的困难,联合当地的经销商,充分利用当地经销商的人力及人脉资源来参与政府招标工作。

Copyright © 200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成都立都焊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6-028-83595212 13438023681  传真:86-028-83595212 Email:969312056@qq.com

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建设路2号 技术支持:觅石互动

蜀ICP备2023021797号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32582